Origin 9.1繪制帶XY誤差線的散點半圓極坐標圖的方法
1、本例所有數據如下圖所示,A(X)為角度,B(Y)為半徑,列C、D分別為X、Y誤差。
2、選中數據,進入Plot下的Specialized菜單,點擊Polar theta(X) r(Y)。
3、完成后,Origin 9.1生成的默認圖形如下。
4、線比較亂,首先雙擊曲線彈出Plot Details,將左下角的Plot Type修改成Scatter,并調整樣式和顏色。
5、調整為散點圖(Scatter)后得到的效果圖如下。接下來調整極坐標!
6、雙擊極坐標的弧形刻度,左側選擇Angular Axes下的Scale。將單位Unit設為Degrees,刻度范圍From/To分別設為0/180(半圓)。
7、現在極坐標圖是不是變成半圓型了呢?從前面的圖中你會發(fā)現,體系有3個坐標刻度。除了弧形坐標外,左側還有2個豎著的坐標(半徑坐標)。
8、雙擊左側豎著的半徑坐標,彈出Axis Dialog對話框。左側選擇Radial Axes下的Scale,將刻度范圍From/To設為0-40。在Major Ticks中修改Value,設置主刻度的間隔值。
9、設置成0-40后,豎著的兩個半徑坐標連在一起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原來極坐標圖中內側的中心未連在一起,現在也連起來了。接下來就是要把半徑坐標從左側調整到半圓型的底部。
10、在Axis Dialog對話框中,左側Radial Axes下有一個IAxis和一個OAxis。這兩個就是用來控制兩個半徑坐標的位置的。將IAxis下Axis Positon中的Reference設為Angular Angle,Angle At設為Start Angle。
11、豎著的半徑坐標(左側上方的)是不是橫過來了呢?不過坐標與半圓底部并未貼合在一起。
12、將IAxis下Axis Positon中的% of Radius設為0。
13、現在半徑坐標與半圓底部貼合在一起了吧。
14、同樣的方式,對另一個半徑坐標進行調整。參數如下圖所示。
15、半圓底部現在就都有坐標和刻度了吧,不過一個坐標值在刻度上方,一個在刻度下方。
16、對第二個半徑坐標進行調整,將Flow Direction設為Negative。
17、坐標的刻度值翻到下面來了吧。
18、最后進入IAxis下的Tick Labels,調整下Format中的Rotate將坐標值轉過來即可。
19、對兩個半徑坐標調整完成后,就得到本例最初的樣圖了。
點擊加載更多評論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