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 > 軟件操作教程 > 其它 > 其它 > 問題詳情

如何高效撰寫畢業(yè)論文之Origin繪圖

提問人:周麗平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10

一、初識Origin

Origin是一款數(shù)據(jù)分析和制圖的軟件,具備統(tǒng)計、峰值分析和曲線擬合等分析功能,可以繪制出二維和三維圖形。支持Excel數(shù)據(jù)導入,甚至txt(直接把txt數(shù)據(jù)文件拖入到Origin里面。但是Origin對中文的兼容性不是特別好,這種方式也缺乏效率,暫不推薦)。界面是純英文的,但是千萬別被表象嚇到。通常用到功能的不多,只要知道那些常用功能是什么就好了,上手其實很快。不求每個功能都會,只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。

下面是Origin的工作界面:

image.png

紅色方框里添加自己的數(shù)據(jù),說明一下:

Long Name —— X軸或Y軸上的名稱Units

—— 坐標軸名稱的數(shù)值單位,如℃、%、wt.%

Comments

—— 圖標上的標注內容,比如溫度、硬度、密度等

之所以要說明這個,是因為先輸入內容進入之后就不必再在圖標上去做更改了,一次性就做好。其他的地方基本不用做太多說明,每個人摸索一下就能大概了解。然后相應的導入數(shù)據(jù)就可以分析和繪圖了。

二、Origin如何繪制出四周封閉式坐標?

初次接觸的人在繪圖的時候會發(fā)現(xiàn),繪制出來的不是一個封閉式的坐標,要么只有兩個坐標軸,要么只有三個坐標軸,總有一兩邊不能封閉,而自己又想要獲得一個封閉的圖形怎么辦呢?有些同學可能注意到旁邊有繪圖工具,所以就可能拿直線繪制了。自己嘗試過手動添加坐標軸的方法,但那樣的做法也很笨拙,后來經(jīng)過一師兄點撥終于弄明白。做出封閉式坐標和把標尺放到坐標軸的內側,都可以在Title&Format里面解決。另外,在Scale里面可以更改取值范圍,從而繪制出看似更具有說服力的圖表。

image.png

回到標題,如何把左邊的圖變成右邊的樣子?其實,操作起來比較簡單,在坐標軸上雙擊或者右鍵都行,在彈出的對話框里面更改就好。以添加頂部(Top)坐標為例:

雙擊坐標軸,打開對話框,選擇Title&Format;

點選左側Selection里面的Top,勾選Show Axis & Ticks(顯示軸和標尺);

在右側的Major Ticks里選擇none*(不顯示主要標尺)。

image.png

三、繪圖時如何設置無需更改字體?

一般,圖表的字體要和論文的字體相匹配,而Origin默認的字體是Arial Unicode MS,不符合我們的要求,想要換成和論文相匹配的字體,怎么辦?如果先選中再用工具欄上的字體進行設置的話太過繁瑣。是不是有更好用的辦法?確實有!只要進行一次設置,后面的字體就不用再做修改。以自己設置的字體為例,設置如下:

選擇tools—options—text fonts, 選擇字體顏色和大小,在Defaul里選擇Times New Roman

image.png

也許會有人問,英文和數(shù)字設置成Times New Roman格式符合要求,但是漢字也是這種字體是不是不行啊?答案是可以的!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嘗試一下,Times New Roman格式的漢字和宋體格式的漢字幾乎是沒有區(qū)別的。也就是說,漢字設置成這種Times New Roman字體是幾乎沒有影響的。

四、怎么去除Origin圖上多余的空白?

Origin和Word的集成很好,可以直接把Origin圖復制到Word里面,雙擊圖的話可以進行編輯。但是問題又來了,細心的同學會發(fā)現(xiàn)Origin圖邊緣的空白較多,導致圖片尺寸大,占用較大的空間,如果直接拖動縮小的話又怕看不清,怎么辦呢?有的同學估計想到了截圖,但是截出來的是圖片啊,再也不能對里面的內容進行編輯啦。如果里面有一處錯誤,想要修改,估計會有人Crazy的!

其實,多余空白不是Origin圖的問題,而還是默認設置的問題,只需要更改一處設置,就可以完全把多余的空白剔除。并且,設置是在上面更改字體旁邊的那個地方更改就好了。盡管在一處設置,但為了讓大家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,所以與上面分開了說明。設置如下:

選擇Tools—Options—Page—Margin Control,選擇Tight in Page

image.png

五、雙Y軸和多Y軸的曲線如何繪制?

如果是一個自變量對應一個因變量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的話(就如上面的那個圖例),直接繪制就好了。但是如果是一個自變量對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變量的話,如下面的雙Y軸和三Y軸的圖形,如何繪制呢?估計會有人犯難了。但其實也不難!

image.png

image.png

繪制的方法就是增加Y軸圖層,需要雙Y軸就在前面基礎上添加一個Y軸圖層,需要三Y軸就再加一個圖層,以此類推……以雙Y軸為例,操作如下:

1、導入數(shù)據(jù)繪制出單Y軸圖形;

2、選擇Graph—New Layer(Axes)—Right-Y,新建一個Y軸圖層;

image.png

3、新建Y軸圖層后在左上角會多出一個圖層(數(shù)字1和2),在圖層數(shù)字上單擊右鍵,選擇layer content,打開layer content對話框;

image.png

4、把B(Y)設置成圖層1的數(shù)據(jù),選擇OK,同樣的操作,把C(Y)設置成圖層2的數(shù)據(jù),選擇OK;

image.png

5、適當修改得到上面雙Y軸圖,三Y軸和多Y軸類似操作。

六、只有Origin圖如何提取出源數(shù)據(jù)?

有時候不小心把數(shù)據(jù)丟失了,只剩下Origin圖了(是Origin圖文件,不是那種不能編輯的圖片,那種是沒有辦法提取的),或者想要從Origin圖里面提取部分數(shù)據(jù),怎么辦呢?強大的Origin也是可以辦到的,確保你的數(shù)據(jù)不會丟失。操作的方法也不難:

選擇Analysis—mathematics—Interpolate/Extrapolate,選擇Open Dialog

image.png

選擇想要提取的的數(shù)據(jù)和數(shù)據(jù)的數(shù)量,選擇完后點擊OK,數(shù)據(jù)就會提取到工作表里。

繼續(xù)查找其他問題的答案?

相關視頻回答
回復(0)
返回頂部